香港商報
-- 天氣
「過去不去,未來已來」 百川論壇在深舉行 專家縱論中美關係未來走向

「過去不去,未來已來」 百川論壇在深舉行 專家縱論中美關係未來走向

責任編輯:靜文 2024-11-24 20:21:4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11月23日,百川論壇——「第四屆中國外部環境的變化與評估:中國與全球大國關係」2024研討會在深圳開幕。本次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來自高校、智庫的學者和企業界專家通過對中國與全球大國關係不同視角的討論,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態勢進行全面評估,並探討可能的應對方案。

微信图片_20241124201858.jpg

與會嘉賓合影 主辦方供圖

 把脈國際局勢關鍵趨勢變量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共設置「中美關係未來走向」和「中美認知對抗」等七個議題。多位與會專家把脈國際局勢關鍵趨勢變量,評估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關係面臨的變化與衝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多極化呼聲高漲的表象下,大國們不僅渴望與美國共分國際權力,更在暗中劃定勢力範圍,鞏固自身影響力。今日之世界,愈發呈現出一種地域性「勢力範圍」的封建領地體系的特徵,國際秩序正悄然步入一種新型「封建化」階段。

微信图片_20241124201907.png

鄭永年教授致辭 主辦方供圖

 鄭永年指出,國家之間的競爭核心在於制度,在於誰比誰開放。因此,「如果特朗普『革命』成功,美國無疑將孕育出一種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新體制,這將對中國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戰。」他進一步表示,中國也需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而「單邊開放」策略可為中國的體制機制改革創造一種外在的動力機制。「在不要低估特朗普政府對世界貿易體系的破壞能力的同時,更不要低估中國開放政策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能力」,鄭永年強調,「歷史已經證明,最終贏得競爭的,必然是更加開放的一方」。

 「國際社會正處於『過去不去,未來已來』的新舊交替時期,面臨何去何從的歷史性抉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在題為「中國大國外交和大國關係格局:歷史軌跡回顧和未來方向探尋」的主題演講中指出,發展中大國的「群體性崛起」更具有迎接更加公正的世界體系的重要意義,中國應通過在各個領域、地域和議題上的努力,來塑造真正的世界多極化格局,建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中美南海衝突風險上升

 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宮後,南海形勢將會如何變化?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分享了他對南海形勢的判斷: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作為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原本「趨穩向好」的南海趨勢被打斷和逆轉。中美在南海的衝突風險上升,在缺乏有約束力的規則和機制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中國在南海的維權出現「窗口期」,關鍵在於中國能否抓住這個機會。

 吳士存稱,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策略和同盟關係雖然可能有「變」,但「不變」的是以南海問題牽制和打壓中國的戰略目標將會持續,「南海將經歷一個由亂及治的階段,『治亂世用重典,平亂象出重拳』當為中國未來的南海戰略」。

微信图片_20241124201906.jpg

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中美在共同利益領域仍有合作空間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陳琪深入分析了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的新挑戰。他指出,特朗普的強勢勝利與其說是共和黨的勝利,不如說是特朗普的勝利和民主黨的潰敗,揭示了美國選民對鼓吹MAGA的特朗普主義的支持及對捍衛多元化的民主黨建制派的拋棄。特朗普的壓倒性勝利作為今年世界大選年的壓軸戲,在某種程度上標誌着自由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退潮」和保守主義的崛起。

 陳琪認為,面對特朗普可能的對華施壓和對國際秩序的「修正」,中國對美應保持戰略耐心,採取「緩行動,多說少做」的策略,積極拓展與歐盟和東亞國家的夥伴關係,為當下世界秩序的混亂和重組注入信心和穩定性。

 陳琪強調,儘管中美存在諸多現實和潛在衝突,但在共同利益領域仍有合作空間。面對中美之間的複雜矛盾需要保持接觸,從而管控分歧、防止誤判。通過鬥爭逐漸積累互信,在無法達成共識的領域則應保持戰略定力;通過更有力的高質量開放和治理改革,主動應對國際環境的衝擊,爭取中國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時機。

 如何描述中美兩國針對彼此政策的不對稱性及其影響?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周鑫宇認為,國家之間除了力量關係結構之外,還存在認知關係結構。就中美關係而言,要更多地考慮「雙邊關係是一個建構性過程」,因此心靈政治的重要性就會格外凸顯。

 本次論壇還分別聚焦中國與「全球南方」、中歐、中俄、中國與其他東亞國家、中印、中土等重要區域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通過對大國間的力量對比和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的觀察,從而對2025年全球安全態勢作出更清晰的評估和預判。

微信图片_20241124201845.jpg

簽約現場 林麗青 攝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智庫—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環節。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圍繞出海業務與12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研究院與各企業圍繞企業出海的政策研究、海外考察、會議論壇、出海對接、培訓教育等業務,實現資源互通、利益共享。這是鄭永年教授帶領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開展「智庫產學研合作」戰略的第一步。(記者 林麗青)

責任編輯:靜文 「過去不去,未來已來」 百川論壇在深舉行 專家縱論中美關係未來走向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